“互聯網+”方興未艾 汽車再制造將迎發展契機
1、政策解禁,汽車再制造產業或將迎來發展機遇
2016年9月19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的決定(征求意見稿)》正式對外發布,《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五大總成將被允許進入再制造領域,,汽車報廢回收也不再作為特種行業管理。該意見稿打破了2001年開始實施的“國務院第307號令”對五大總成進入汽車再制造領域的限制。
汽車的廢舊零部件五大總成是指:發動機、發電機、變速器、前橋、后橋和車架。由于政策的限制,我國廢舊汽車五大總成的使用都被限制在汽車再制造領域之外,造成再制造產業嚴重缺乏廢舊汽車零部件來源,給產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阻礙。
隨著節能減排壓力的增加,以及循環經濟的發展要求,近年來,我國汽車再制造產業政策逐漸放寬。政策的解禁,在打通汽車再制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的同時,也將給汽車再制造企業的發展帶來良機。
圖表1:汽車再制造產業政策進程
2、回首滄桑,汽車再制造產業發展路途艱
圖表2:汽車再制造產業發展狀況
一般而言,在成熟的汽車社會,汽車再制造在汽車工業中的占比可達2%甚至更多,而我國汽車再制造目前僅占0.2%左右的市場份額。據此推算,目前我國汽車再制造產業市場規模大約在140億元左右。
圖表3:2010-2015年我國汽車再制造產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3、“互聯網+”興起,汽車再制造產業萬事俱備
政策上的解禁,致使我國汽車再制造產業的全生命周期產業鏈已經打通,而汽車再制造產業的市場開拓方面不僅仍需政策的支持與規范,更需要產業內的企業積極跟緊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尋求更加有效的市場開拓方式。近年來,“互聯網+”的興起為汽車再制造產業的社會化生產體系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在市場建立方面,汽車再制造產業面臨最突出的問題是銷售網絡的不完善。“互聯網+”在網絡的建立上具有先天優勢,通過互聯網,可以建立起車主——汽車拆解企業——汽車再制造企業——消費者(車主)之間良性的溝通,形成這樣一個信息交流與溝通的閉環。這樣不僅可以為汽車再制造企業收集潛在消費者需求信息提供便利,更能讓消費者對再制造產品進行靈活方便且多樣化的選擇。
4、前路漫漫,汽車再制造產業發展展望
隨著汽車報廢量迎來高峰期,加之我國廢舊汽車五大總成政策的解禁,以及“互聯網再制造”銷售網絡市場的建立,我國汽車再制造行業或將迎來發展的春天。前瞻預計,到2020年,我國汽車再制造產業規模將超過430億元。
圖表4:我國汽車再制造產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轉自:宏石再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