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第十八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開幕式暨頒獎儀式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上海市市長楊雄共同推動啟動裝置,標志著工博會正式開幕。徐匡迪和苗圩分別頒發工博會特別榮譽獎和主賓國特別獎。苗圩、楊雄和俄羅斯工貿部副部長安德烈?波金斯基分別致辭。上海市常務副市長應勇主持。俄羅斯工貿部副部長謝爾蓋?契普,聯合國工發組織執行干事菲利普?肖特斯、區域首席代表拉爾夫?包銳理,工信部黨組成員金書波、副部長劉利華,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樊代明、劉旭、田紅旗等出席。
國際盛會引領世界工業創新與發展
苗圩在致辭時說,當前世界經濟曲折復蘇,新舊增長動能轉換迎來關鍵時期。以人、機器和資源間智能互聯為特征,制造業生產方式、發展模式和產業生態正發生深刻變化。近年來,我國工業持續快速發展,穩居世界制造第一大國地位,對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日益明顯。“十三五”時期,我們將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新發展理念,立足制造強國戰略目標,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中國創造轉變。面對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我們將繼續貫徹對外開放戰略,不斷提升工業對外開放層次和水平。同時,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期待大家利用工博會平臺展示新產品,交流新技術,開拓合作新領域,分享彼此發展經驗,共謀發展新篇章,共同引領和推動全球工業繁榮發展。
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國際化工業展會,本屆工博會在工信部等國家部委和聯合國工發組織共同努力下,在各兄弟省區市大力支持下,展覽規模越來越大,辦展水平不斷提高,國際影響持續增強,為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年是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關鍵一年,本屆工博會以“創新、智能、綠色”為主題,首次引入主賓國機制,新設綠色工業園展區,創立部市合作論壇板塊,充分體現了貫徹五大新發展理念和服務國家戰略的辦展思想。工博會將聚焦“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集中展示全球工業領域先進技術、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最新成果,充分詮釋世界先進制造業的發展趨勢。相信本屆工博會一定能成為引領世界工業創新與發展的風向標,為加快推進制造業邁向中高端、實現制造強國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本屆工博會于11月1日至5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展會規模超27萬平方米,中外參展商逾2300家,展商數量再創歷史新高。俄羅斯受邀擔任本屆工博會主賓國。
陜西明星企業亮相引矚目
本屆工博會組織籌辦伊始,陜西省委、省政府就高度重視,各市相關部門積極籌備,西安市工信委、寶雞市工信局、咸陽市工信委、渭南市工信局、漢中市工信局及銅川市工信局等單位踴躍推薦優秀企業,最終經過陜西省工信廳認真甄選,共有10家企業代表陜西參加本屆工博會,展位面積總計1227㎡,展示規模為歷屆之最。
其中:機床類展區,我省選派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股份公司參展,展位面積810㎡;
節能環保技術與設備展區,我省派出了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和西安恒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家企業參展,展位面積合計18㎡;
智能制造示范展區,我省派出了中航工業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陜西法士特齒輪有限責任公司、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和西安中興通訊終端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業參展,展位面積390㎡;
新能源汽車展區,我省派出了陜汽集團和西安比亞迪2家企業參展;
機床工具展區,我省選派漢中米克隆公司參展,展位面積9㎡。近年來,我省加強科技創新,工業產值不斷增加,涌現出了眾多全國知名的優質工業企業及產品,本屆工博會,我省參展的企業產品,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和專業觀眾的高度關注,全方面展示了陜西工業取得的優異成績,為“陜西智造”走出去,提供了優質平臺。
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國際化工業展會,本屆工博會在工信部等國家部委和聯合國工發組織共同努力下,在各兄弟省區市大力支持下,展覽規模越來越大,辦展水平不斷提高,國際影響持續增強,為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作出了積極貢獻。
本屆工博會于11月1日至5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展會規模超27萬平方米,中外參展商逾2300家,展商數量再創歷史新高。俄羅斯受邀擔任本屆工博會主賓國。
我園區有多家為比亞迪、陜汽、法士特等龍頭企業配套的零部件制造企業,這次園區總經理劉少利隨行陜西省有關部門負責人參會,借此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國際化工業展會,對西安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小微企業創業基地、汽車零部件西北區域配售中心、汽車后市場產品集中生產區、環保與新能源汽車產品助推器、汽車回收拆解和零部件再制造等項目進行詳細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