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中國一直強調,金融是產業地產發展的巨大痛點,無論對于園區本身,還是對于園區內的中小企業,對于資本與金融的支持都是望穿秋水。近日,一項針對產融合作城市試點的重要工作由四大部委強力推動展開,其中重點利好于產業園區,不可不重點了解一下。
8月1日,工信部官網消息稱,為了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國發〔2015〕28號)、《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28號)以及國務院關于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工作部署,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印發了《關于組織申報產融合作試點城市的通知》(工信部聯財〔2016〕237號),明確了產業與金融合作試點城市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主要內容等,啟動了產業與金融合作試點城市的相關工作。
《通知》要求以城市為載體,鼓勵地方政府聚合產業資源、金融資源、政策資源,切實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有效性。建立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對接合作機制,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加強政銀企互動,強化誠信體系建設,深化產業與金融合作。
而最終目標是:要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實現產業信息與金融機構對接機制基本建立并有序運轉,金融服務產業的能力進一步提高,產業與金融互動良好,重點產業健康發展,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效提升。
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國發〔2015〕28號),在完善金融扶持政策中明確提出,要支持重點領域大型制造企業集團開展產融結合試點。
2016年2月,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牽頭,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出臺了《關于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銀發〔2016〕42號),立足于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強調要促進產融對接融合。
隨后的3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人民銀行、銀監會印發了《加強信息共享 促進產融合作行動方案》(工信部聯財〔2016〕83號)進一步明確了產融合作的相關內容。
一年后的2016年5月,國務院又印發《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28號),部署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協同推進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意見》再一次明確提出,要選擇一批重點城市和重點企業開展產融合作試點。
針對本次《通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務司負責人對媒體表示,“城市是產業資源、政策資源、金融資源等各類資源的重要載體,以城市為載體開展產融合作試點工作,有利于發揮城市的優勢,在一些領域結合城市自身實際,可以先行先試,有利于調動城市的積極性,發揮城市的主動性,優化配置政策資源、金融資源、產業資源,探索創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有效模式,切實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有效性,為深入推進產融合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span>
而金融創新則是《通知》強調的要點。由于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出現,需要與之適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因此,《通知》特意提出要引導金融機構開發適合“雙創”、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產品,以及適合“互聯網+”、智能制造等領域發展的金融服務,結合上述領域輕資產企業的融資特點,強調要探索積極開展抵(質)押融資業務,探索完善知識產權、收益權、政府采購訂單、倉單等抵(質)押融資服務。
而政府引導基金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上述負責人稱,要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撬動作用,引導產業資本、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支持本地區重點產業發展,這也是引導民間投資參與實體經濟的一項有效措施。
最值得產業地產界注意的是,《通知》中再次強調了“鼓勵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引導社會資本支持工業園區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運營”。
而上述工信部財務司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也重點提到了產業園區中試點產融合作的重要性。“工業園區包括產業示范基地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此次試點還提出,利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為工業園區及園區內的熱處理、污水處理、道路交通、公共平臺等基礎設施提供融資支持,應該說這也是一種探索,應鼓勵、支持?!?/span>
該負責人還專門舉了四川省建立“園保貸”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形成了政、銀、擔、企風險共擔的風險補償機制的例子。
那讓我們來看一下這是怎樣一個產品,值得工信部、財政部、央行和銀監會四部委聯袂推薦?
資料顯示,“園保貸”信貸產品是四川省經信委、四川省財政廳為支持四川省產業園區中小微企業發展,聯合省內各產業園區(首期試點產業園區23個)在2015年10月開發推出的一款政策性信貸產品。
該信貸產品依托政府注入風險資金和企業繳納互保金為增信手段,通過園、銀、企三方共搭平臺、共擔風險,共同為產業園區內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園保貸”資金池由財政資金池和互保資金池兩部分共同組成的,其中財政資金池由政府撥付一定金額的風險補償金組成,安排2015 年第一批省級工業發展資金(省級園區融資風險池項目資金8000 萬元)作為省級政府首期風險補償金,開展“園保貸”產品的試點園區原則上按1:1比例配套風險補償金。
這一針對產業園區中小企業融資的創新產品的產品特色包括:
1、融資成本低:“園保貸”產品貸款利率不超過人民銀行同期基準利率上浮20%,企業無需擔保,綜合成本為6.32%。
2、抵押物多樣:抵質押物多樣化,其中實物資產評估值(按銀行抵押率折算后)不高于貸款本金50%。
3、貸款流程簡化:貸款流程去掉了擔保環節,提高了貸款審批效率。
4、“互保金”模式創新:通過繳納“互保金”聯合企業力量共同抵御風險,互保金只承擔有限責任,風險和成本可控,是去擔保化的創新模式。
5、合作銀行風險容忍度高:合作銀行在園區開辟“園保貸”綠色放款通道,在信貸額度、風險容忍度方面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
6、原則上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含),特殊情況額度最高可放大至2000萬元,貸款期限原則不超過24個月。
顯然,從四大部委層面肯定產業園區的較為務實和落地的政府性金融扶持力度,并以此樹立標桿典范,對全國產業園區的金融操作空間拓展都是一個巨大利好。
“這就是要發揮財政資金和金融資金的合力,鼓勵地方政府以財政資金為引導,綜合運用貸款貼息、獎勵、風險補償、擔保費用補貼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融資支持?!鄙鲜鲐撠熑吮硎?。
其認為,本次四部委聯合推動的試點工作有三大特征:
一是突出政策協同聯動。這次試點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共同推動,聚合各部門的政策,協同推進試點工作。
二是突出城市聚合作用。以城市作為載體,有效整合城市政策、產業、金融資源,發揮地方政府資金杠桿作用,引導資金向重點產業和重點項目聚合。
三是突出地區特色和創新。以城市為依托,結合本地區實際,選擇合適的試點內容,通過試點探索產融合作新模式,重在突出體制機制創新和城市特色。
什么樣條件的城市可以申報這個所謂的產融合作試點?《通知》中規定,必須同時具備如下四大特點:
(一)產業基礎較好,產業特色鮮明,產業鏈龍頭企業優勢地位突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作配套能力較強。
(二)金融資源豐富,具備銀行、保險、租賃等資源,產業基金、風險投資等各類社會投資活躍,相關業務間協同較好,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創新能力較強。
(三)政府對產融合作工作高度重視,產融合作列入本地重要工作,建立了相關機構或工作機制,資源整合能力較強,安排了相關專項資金,組織保障和政策保障有力。
(四)產融合作具有一定的基礎,制定了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融資需求清單,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銀企對接活動,政銀企信息溝通順暢,產業與金融互動較好。
轉載:園區中國